找到相关内容141篇,用时30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中国大乘佛教传统与人间佛教实践——以慈善事业为中心

      的,而且还是契合于佛法真理的。从人而学习菩萨   行,由菩萨行修学圆满而成佛——人间佛教,为古代   佛教所本有的,现在不过将它的重要理论,综合的抽   绎出来,...rdquo;这正是大乘的菩萨精神。菩萨与二乘声闻、缘觉的最大差别就是菩萨发菩提心,认为成佛的根本在于救度众生,即为利益众生而发心成佛。大悲心,就是菩萨为救度众生痛苦的悲愍心,因为了悟自他不二,所以生起同体之...

    纪华传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040965199.html
  • 中国佛教构建和谐社会的理论探索与实践

    为利益众生而修行的六波罗蜜之一。六波罗蜜即布施、持戒、忍辱、精进、禅定、智慧,根据大乘佛教理论,这是菩萨成佛所必须修行的善行,其中布施行对于众生的利益最大。在佛教看来,真正的布施目的不是为了自己得到善...禅定和智慧六个方面,是菩萨自度与度化众生的六种修行方法。布施是通过施舍财物、以佛教善法化导大众、拯救世上危难等,凡能牺牲自己而利益世人的,都是布施。菩萨通过布施的修行,以对治自己的贪爱之心,给予众生以...

    纪华传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531666949.html
  • 文化守成与改革创新——略论太虚大师佛教改革的内涵

    究竟,故于一切法  不能圆满通达而仍有障碍。此即二乘未得法界圆明之缺  点,亦即菩萨成佛之特点也。法界,即一切法;圆明,即离了  所知障所成之智。此智即一切种智。或无上菩提,或妙觉  佛果。复次、法界者...、饶益有情的宗旨去改进社会和造福人类,建立完善的人格、僧格。为此,太虚大师提出了“人圆佛即成”的口号。他说:“末法期佛教之主潮,必,在密切人间生活,而导善信男女向上增上,即人成佛之人生佛教。”成佛就在...

    释海藏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554768406.html
  • 学佛须知

    愈看愈广大,愈看愈圆满。经典的受持从初发心一直到成佛,你念不厌,念不倦,道理就在此地。 ◎问:何谓净业三福? 答:一切菩萨成佛都以这三条(三福)作基础。不管你修学那一个宗派,那一个法门,如果没有将这个...凡夫,他能成佛,我也应该成佛。见到佛像提醒我们觉而不迷。菩萨是佛弟子,是僧宝,菩萨僧;见到僧宝我们立刻想到身心清净,所谓六根清净,一尘不染,他给我们这样大的帮助。 ◎问:何谓持戒? 答:持戒就是守法、...

    佚名

    |论坛精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511475503.html
  • 大乘四念处与南传四念处

    这同样也是菩萨成佛的必经之路。   在《大智度论》一开始解释“如是我闻”时,佛告阿难:“若今现前,若我过去后,自依止,法依止,不余依止。云何比丘自依止、法依止、不余依止?于是比丘内观身,常当一心智慧...在内;“殊胜大”,就是含容了小乘,同时又能超越小乘佛法。龙树菩萨也谈到佛为什么要说《摩诃般若波罗蜜经》呢?因为佛在《阿含经》里,没有说到得无上菩提的方法,也就是没有说成佛的法门。   所以,大乘能...

    不详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0/07440292990.html
  • 论黄宗仰与《频伽藏》的校刊及其贡献

    认为:   尤在于佛典隐晦,无所研究,不明利他自利之乐,即菩萨成佛,先有入地狱普   度众生之愿,此所以数千年来佛理不彰,重以处历代专制之幕,不知有所谓个人之   能力,不知有所谓合群之学说。同胞...

    沈潜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10/01/17485196883.html
  • 益西彭措堪布:佛说无量寿经讲记(六)

    rdquo;,就是指菩萨的教化事业非常兴盛,无论他到哪里都有大名闻,名声传遍了整个世界。这样作为大向导,能带领十方有情步入安乐之道,把他们引导到解脱、到成佛中来。   “无量诸佛,咸共护念...rdquo;,就是如来教化众生的妙法,都能够如实地开演,所以说法等同于佛。“为诸菩萨而作大师”,就是能像佛那样利益众生,能实行佛那样的教化事业,能给菩萨众作大导师,引导菩萨成佛。...

    益西彭措堪布

    益西彭措堪布|佛说无量寿经讲记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14/03/095720325687.html
  • 正见与邪见

    示迹人间随缘教化   4当来下生依正庄严   5八相成道三会说法   (三)应有正确的认识   1地球毁灭无需恐惧   2人类始祖来自天上   3人口膨胀主要原因   4弥勒菩萨今未成佛...辟邪说。今天,因缘成熟,以下当根据佛经,说明世界末日及弥勒菩萨将来成佛的真相。   三、正见的启示   关于佛教正见的启示,可分以下三点来说明:   (一)世界末日的真相   佛经说:众生无量,...

    文珠法师

    邪见|正见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5/09/2349581341.html
  • 佛说五名石女的前世因缘

    如果没有相应的能力,还不如不做。否则作不好反而会受其害。你们今天能够相信因缘果报,又有惭愧心,因为此心的缘故,能够除灭罪过,增长善根。在弥勒菩萨成佛的时候,初次说法即会得到度化。    又告诉诸位...提违以今天忏悔、改恶修善的福德因缘,布施给一切遭受苦难的众生,让他们离苦得乐。众生所有的罪业我都代替他们承受。再立下誓言,因为今天我改邪归正、忏悔罪业修积福报的因缘,后世转生直至成佛,会始终遇到明师和善...

    佛说

    |破戒|报应|因果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10/02/0842014436.html
  • 佛教的慈悲主义

    大乘佛教的菩萨道,不外是慈悲精神的实践与完成。经上说:菩萨因众生而生大悲心,因大悲心而长养菩提,因菩提而成就佛道。如果菩萨看到众生的忧苦,不激发慈悲心,进而上求下化,拔苦与乐,就无法成就菩提大道,因此慈悲心是菩萨成佛的必要条件。下面我从四点来说明佛教的慈悲思想:   一.慈悲的意义与层次   a   我们一般人都知道慈悲,人人都会说慈悲,甚至于自己也在奉行慈悲,但是对于慈悲的意义与层次郤不一定能...

    星云法师

    星云|慈悲|菩提心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6/10/0743285904.html